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电动汽车的充电桩通信协议?
选择适合自己电动汽车的充电桩通信协议,得结合车子本身的支持情况、日常充电场景和对充电体验的需求来综合考虑,我给大家捋捋具体思路:
首先,先看自家车支持啥协议。这是最关键的一步,就像安卓手机充不了苹果的快充一样,车子和充电桩的协议不匹配,再先进的功能也用不上。比如你的车如果支持 ISO 15118,那选 OCPP 2.0 协议的充电桩就特别香,能体验到 Plug&Charge 即插即充,插枪就充、拔枪就走,省去扫码、输密码这些麻烦事。要是车比较老,只支持 GB/T 27930 这种国标协议,那优先选符合国标的充电桩,虽然可能没那么多智能功能,但至少充电稳定不折腾。
其次,根据常去的充电场景挑。如果平时主要在市区商场、超充站充电,这些地方的新桩大多支持 OCPP 2.0,不仅充电快,还能跟电网互动,谷电时段充电更便宜,对经常快充的车主很友好。要是常在小区或者老旧充电站充电,这些地方的桩可能还是 OCPP 1.6 或者国标 GB/T 27930 的,虽然功能简单,但胜在普及度高、兼容性强,老车也能充。另外,要是经常跑长途,得留意沿途充电桩的协议类型,比如北方有些高速服务区的桩可能还是 DIN70121 协议,提前查好车子支不支持,免得半路充不上电。
再者,看你对充电体验的需求。追求 “懒癌式” 体验的,选支持 OCPP 2.0+ISO 15118 的组合,智能认证、自动结算这些功能能省不少事;担心安全问题的,国标 GB/T 27930 的桩更靠谱,它的安全隔离、温度控制这些功能都是为国内路况和用车习惯设计的,充电时心里更踏实;要是经常需要远程控制充电(比如预约夜间谷电充电),OCPP 2.0 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,通过 APP 就能远程启动、调整功率,而 OCPP 1.6 在远程控制的精细化上会差一些。
最后,留个心眼看兼容性。现在市面上有些新桩虽然支持 OCPP 2.0,但可能和部分老车型存在 “沟通障碍”,比如充电时频繁断连、功率上不去。建议第一次去新充电站时,先充几分钟试试,观察充电状态是否稳定,APP 上的功率显示、费用计算是否正常。要是遇到不兼容的情况,记下来下次避开,或者反馈给车企更新车机系统,很多时候系统升级后就能解决协议匹配问题。
总之,选协议就像挑鞋子,不用盲目追新,合脚最重要。大家可以翻翻自己车的说明书,上面一般会写清楚支持的通信协议,再对照常去的充电站类型,基本就能避开大部分充电麻烦啦。你们有没有因为协议不匹配遇到过充电难题?
免费获取专属报价方案